压力管道安装施工中,如何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气孔和夹渣问题?
发布日期:2025-03-18 14:58 来源:http://www.jfhi.net 点击:
压力管道安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多个专业和工序。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,才能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,可以有效提高压力管道安装的质量,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,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。
连头处宜设置在地形、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,先对连头处管口进行切割、打磨等处理,按连头焊接工艺规程进行管口组对和焊接,焊接完成后进行100%超声检测和100%射线检测,检测完成后按要求进行防腐补口、补伤,经确认合格后及时进行管沟回填。
压力管道安装施工中,如何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气孔和夹渣问题?
在压力管道安装施工中,气孔和夹渣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,可通过对焊接材料、焊接工艺以及焊接环境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来避免,具体措施如下:
焊接材料方面
严格筛选与保存: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焊接材料。采购时查看质量证明文件,确保材料的化学成分、机械性能等指标合格。焊条、焊剂等要存放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仓库内,避免受潮。使用前按规定进行烘干处理,烘干温度和时间要严格按照焊接材料的说明书执行。例如,碱性焊条一般需在350-400℃下烘干1-2小时,酸性焊条在150-200℃下烘干1-2小时。
清理焊件表面:焊件坡口及两侧各20-30mm范围内的油污、铁锈、水分、氧化皮等杂质必须清理干净,可以使用砂轮、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打磨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,防止这些杂质在焊接过程中分解产生气体或形成夹渣。
焊接工艺方面
优化焊接参数:根据焊件的材质、厚度、焊接位置等因素,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合适的焊接参数。焊接电流要适中,电流过大易造成熔池金属过热,使气体来不及逸出形成气孔,同时也会导致焊缝金属合金元素烧损,增加夹渣倾向;电流过小则会使熔深不足,容易产生未焊透和夹渣。焊接速度要均匀,过快会使气体来不及逸出,过慢则会导致焊缝过热,产生气孔和夹渣的可能性增加。例如,对于厚度为8mm的碳钢管道,采用手工电弧焊时,焊接电流一般在160-200A之间,焊接速度控制在15-25cm/min。
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:对于复杂的管道结构,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,以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,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气孔和夹渣的产生。例如,对于环形焊缝,可采用分段对称焊接的方法,从相对的位置开始焊接,使焊接应力相互抵消。
控制电弧长度:焊接时要保持适当的电弧长度,电弧过长会使空气容易侵入熔池,增加气孔产生的几率;电弧过短则可能导致熔渣不易浮出,形成夹渣。一般情况下,电弧长度应等于焊条直径的0.5-1倍。
焊接环境方面
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:当环境温度过低时,焊件容易产生淬硬组织,增加气孔和裂纹的敏感性,因此需对焊件进行预热。例如,对于低合金钢管道,当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,一般需预热至100-150℃。同时,环境湿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不超过90%,湿度较大时,要采取除湿措施,如使用除湿机或对焊件进行烘干处理。
防风措施:焊接时应避免在大风环境下进行,因为风会使电弧不稳定,破坏保护气体的保护效果,使空气侵入熔池,导致气孔的产生。当风速超过规定值时,应采取防风措施,如设置防风棚、使用防风罩等。一般手工电弧焊时,风速应不超过8m/s;气体保护焊时,风速应不超过2m/s。
人员操作方面
提高操作技能:焊接人员要熟练掌握焊接操作技能,保持稳定的焊接姿势和运条速度,使焊缝成型良好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气孔和夹渣。例如,在使用焊条电弧焊时,要掌握好焊条的角度和摆动幅度,保证焊缝的宽度和熔深均匀一致。
加强质量意识:焊接人员要增强质量意识,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,每完成一道焊缝,都要及时进行自检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确保焊接质量。
管道安装完成后,需进行压力试验,以检验管道的强度和密封性。试压前需对管道进行吹扫,确保管道内无杂物。试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压力进行,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。试压合格后,需对管道进行吹扫和干燥处理,确保管道内无残留水分和杂质。
压力管道安装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标准,如《压力管道规范—公用管道》(GB/T38942-2020)、《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》(GB50235)、《现场设备、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》(GB50236)等,对管道的材料、设计、制作、安装、检验、试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,以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。